长崎在 16 世纪后半叶,作为日本唯一的口岸,对外开放港口以来,与葡萄牙、西班牙等西洋各国的交流非常频繁。
因为此段历史,长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也较强,因此以国宝大浦天主堂为代表的有历史的教堂较多。教堂以外还有许多西洋建筑和外国人墓地等,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异国情调。在与外国交流的窗口“出岛”,正在逐步恢复往时街道的样子,日本传统的市容与古老的西洋文化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。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大,中国餐馆和杂货店林立的新地中华街和兴福寺等“唐寺”(中国寺庙)都说明了这一点。在历史上,由于 17 世纪初期发布基督教禁令而发生的镇压基督教徒事件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的悲剧等都发生在这里,因此这里是各种文化、历史的光和影交错的城市。
长崎市内有叫作"叮叮电车"的有轨电车运行。因此观光很方便。首先坐有轨电车从和平公园开始游览吧。和平公园离 1945 年投下的原子弹爆炸中心很近,当时是监狱。现已建成祈祷和平的公园。公园内有把手高高举起的人物造型的和平纪念像、还有配有各国赠送的纪念品的和平之泉,吸引了无数来访者。在这里,使人深切感到和平的重要性。
从这里步行去浦上天主教堂。教堂为砖结构,建在小丘上,左右立有两座塔,造型非常优美。教堂是从 1895 年起花 30 年时间由教徒们建造的,据说是当时东洋第一大教堂。因原子弹爆炸被毁,现存的教堂是 1959 年重建的。从倒塌的废墟中发现的祈祷报时钟现在还在使用,声音回响在教堂上空。
对和平的追求有了新的认识后,现在回顾一下历史,去锁国时代唯一的贸易窗口--出岛。由于填海造地工程,现在除了一侧之外,都已与陆地相连。称之为岛已名不符实。出岛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工岛。在扇形的岛上,17 世纪中叶前后自荷兰商馆设立以来的 200 多年时间里,是日本唯一允许外国人住居的地方。有一个“微缩出岛”是按十五分之一的比例制作的模型,再现了当时的情景。从 1996 年起着手了出岛的重建计划。已经修复的有“出岛表门”(出岛正门)和“一番船船夫部屋”(第一船船夫房间)等五栋建筑。室内的布置也根据资料恢复为原样,厨房和荷兰船长居室里有日洋结合的家具和装修,非常古怪,可以想象由于文化的差异产生的日荷双方的狼狈相。预计到 2010 年将 恢复25 栋建筑和扇形的岛屿,19 世纪出岛的市容将展现在人们眼前。
东走西逛肚子也空了。长崎名菜中,有使用大量的蔬菜、肉类、海鲜的汤面叫“大碗拉面(Chanpon)”,还有“大盘乌冬面(Sara Udon),二种都很好吃,作为午餐很合适。离出岛不远的地方是中国餐馆林立的新地中华街,赶快在其中的一间要了一碗大碗拉面。猛看上去面汤浓浓的似乎很油腻,但尝了一口,想不到非常爽口,各种配料的味道都在汤里,美美地吃了一顿。份量也不少,吃得饱饱的。
肚子满足以后去了大浦天主教堂。大浦天主教堂是 1864 年由法国传教士修建的日本第一座天主堂,现被指定为国宝。建在石台阶上部的白色建筑物屋顶上安有八角形的尖塔,外观就非常美丽,从室内看到的彩色玻璃更如梦幻般美丽。据说100 年前由法国生产的彩色玻璃在晴好天气的下午两、三点种,由于太阳光的强弱变化显得最为美丽。
欣赏完彩色玻璃之后,去隔壁的“格洛弗”(Glover)园。大浦天主教堂和“格洛弗”园一带叫作南山手,随着 19 世纪中叶的开放成了外国人居住地。人们将当时在这一带的9栋洋楼移到园内,恢复为原样。原格洛弗邸建于 1863 年,是日本现存木结构洋楼中最为古老的。它再现了当时欧洲风格的内装修和家具等。参观时,让人几乎忘记这是在日本。从建于高坡上的格洛弗邸前一览市内和港口的景色也是不能错过的。
参观后回到了长崎车站,乘坐 JR 特快前往熊本。从长崎到换车车站的“岛栖”所乘的特快“海鸥”号是如同城市酒店一般的厚重色彩的内装修,让人能体会到舒适的火车旅行。